在美国捧得大奖的《地下铁道》,是大洋彼岸的伤痕小说吗?
又是两星期过去了,第三期“阅读评审团”报名踊跃,还记得上期是什么书吗?看看标题就知道,是——《地下铁道》。这本两周前刚刚又得到普利策文学奖项的美国大热小说,也令很多中国读者倍感期待。所以,它到底怎么样?
那就要看我们的评审团怎么说啦。虽然是涉及黑人种族问题的作品,但正如评审团成员所说:“历史上所有悲剧产生的本质原因是所有人类共有的,”每一位评审员都从书中读出了人性和人生。当然,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每个人读到的东西都各有不同,本期评审团成员们分别作出了自己的评价,怎么样,他们能让你信服吗?
然后,第四期“阅读评审团”也要开启了,下次评审书目是集诗人、作家、民谣歌手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周云蓬在2017年3月刚刚出版的诗集——《午夜起来听寂静》。也许你听过他的歌,也许你想了解他这个人……所以,这本诗集,能让我们从中读到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怎样关照世界的方式?
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第三期书目
《地下铁道》
《地下铁道》
作者: [美] 科尔森.怀特黑德
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3月
评审员01号:李睿
(一个努力寻找身份认同的人
我是谁、从哪儿来、往何处去?)
这个故事,举重若轻
尽管种族问题一直是文学、电影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面对《地下铁道》还是被伴随整个阅读过程的震惊所笼罩——这份震惊依然因无知而起。黑奴的惨境、蓄奴的邪恶以及废奴的艰难,他们共同深远地影响了美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很难用“喜欢”来表达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毕竟它的背后藏着几代美洲大陆有色人种的热泪伤痕,但它的确是一个轻盈灵巧、不能放弃、不能回避的故事。
《地下铁道》是在没有时间只有地点和人物的情形下顷刻展开的,且开场就是倒叙和正叙交织,瞬间把看故事的人拉入19世纪初的“黑历史”——贩卖黑奴的某一页:“船长把买来的东西打散,就是不想让自己跟一船同文同种的货物同行。”全书出现的第一个时间坐标在第二章“佐治亚”开头,一则悬赏黑奴告示的末尾给出的1820年。这个时间点与科拉家族的故事并不直接相关,可“时间”恰恰是作者使用得最巧妙的叙事元素——它并不具体却始终含在科拉祖孙三代的逃亡和救赎之路上……
随着逃亡的慢慢深入,故事结构上的某种拼图感清晰地出现了——不仅仅是以人名和地名引领的章节名称,而是同一事件在相同时间、空间下,因为不同视角、不同心理状态所带来的不确定感和紧张度,科拉逃离兰德尔种植园的每一步都无法预知,你的确很想尽快知道她到底能不能逃出兰德尔、能不能逃出佐治亚,那个弃她而去的妈妈梅布尔又在哪儿,她过得好吗?这种强烈的不确定感包含着巨大的“野心”,它似乎是在以最小的时间感——科拉逃亡的十个月来涵盖美国南北战争之前,漫长而邪恶的蓄奴史以及充满逃亡者鲜血的逃亡史。
对于一个包含着种族压迫、奴役的血泪故事,很容易会让人觉得沉重、想要逃避,《地下铁道》依靠语感和结构很漂亮地实现了举重若轻。它如此专注于讲述逃亡,以至于似乎无心“控诉”,于是故事层面的紧张感让它背后的历史不再是单纯的凝滞、压抑和沉重,而显示出带着呼吸感的希望,某一些瞬间甚至有灵巧和轻盈的感觉,却又丝毫不涉轻浮。这也是整本书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既专注又不固执,他的思考就像他的结构一样,每一块拼图既是自己又不单纯只是一人一地,仿佛组成复杂的香水,慢慢呈现出前、中、后三种不同的调性,而每一滴的味道都余韵悠长。所有的人和事都因“逃亡”而命运交织,却又并不仅仅止于逃亡。
冥冥之中的某种巧合,在2017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最后一部展映影片《乱世佳人》开场之前,终于看完了《地下铁道》。相同的大主题下,1939年完成的《乱世佳人》呈现出的史诗气质今天依然让人动容,238分钟的长度更是挑战着网络时代年轻观众们的耐心;而2016年面世的《地下铁道》则完全是另一番气象,剑走轻灵,以高度的技巧、简约的叙事以及当代的思考把几乎是同时代的种植园和奴隶的故事讲出了新的节奏和内涵。
《乱世佳人》不无怀念地感慨着“一代文明,随风而逝”,《地下铁道》则冷静地开始讲述黑妈妈的过去与未来——“自由是一个你一看它,它就变化的东西”。
《地下铁道》评分:8.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2号:Olivia
(兴趣包罗万象,
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困惑与爱)
追寻自由是一段孤独而漫长的旅程
一个简单的黑人女孩逃离种植园追寻自由的故事,一段美国历史上抹不去的黑暗。故事结束,科拉依然在路上,而她的旅程或许至今仍在继续。
究竟是什么将“人”与“非人”区分开来?被数字标价买卖,被鞭打生杀予夺时,是财产;被宽容对待许诺自由,却因没有写入遗嘱而被变卖,依旧是财产;当有一点权力可以对着自己的同胞拿起皮鞭时,当被安排在博物馆玻璃后面“工作”时,当生活学习医疗一切都被安排好却没有自主权时,同样是财产,是非人的物品。科拉带着我慢慢明白,惟有同理心,惟有感对方所感、痛对方所痛,才是“人”与“非人”之区别,才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所在。
从识字课本到徜徉图书馆,从保护挨打的小男孩,到思考所谓平等的意义,科拉保有她的同理心的同时,增长着她的智识,更为重要的是,她一直在追寻自由。那么第二个问题,何谓自由?黑人奴隶没有自由,那些所谓的自由民有自由么?烧杀抢掠的猎奴者、为逃奴而愤怒为私刑而兴奋的奴隶主们和那些日夜恐惧黑人复仇的战战兢兢的白人们,这些人们有自由可言么?当有人在你面前因不义而痛苦时,袖手旁观的人们有自由可言么?科拉追寻自由之路异常坎坷,但如果略知美国历史你就会想起这样一个全世界都憧憬的梦幻国度,是怎样为了实现联邦制与确立宪法而向奴隶制妥协,是怎样为了南北和谐而确立《逃奴法案》,是怎样在经历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后却通过最高法院认可了“隔离但平等”,是怎样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有违背医学伦理在有色人种身上进行的试验,是怎样在今天仍然无法解决种族问题。追寻自由是一段孤独而漫长的旅程,自由始终在遥远尽头,但是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每一个人都应保有自己的同理心,保有自己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价值,为别人也为自己争取和追寻自由,因为只要有一人不自由,便无一人得自由。
看完科拉的旅程恰逢读书日的夜晚,这样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的小书读起来时间过得飞快。虽然在刚开始阅读时感觉翻译略有生涩,(如将伤口渗出液体直接译作“疤痕很多天还在渗漏”)但因个人语感不同,没读原文自然不好对翻译妄下评价。读到后面情节与文字本身的力量已经让我全部投入了进去,深深被作者那冷静克制的文风所打动,如此悲惨的故事却没有煽情,没有过度铺陈,反而是简短的叙述与大量的留白,让读者自己想象出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另外作者也无时无刻不在营造强烈的对比,祥和优雅与冷酷残忍、欢乐热闹与悲惨血腥、萌生希望与彻底绝望,都总在同一个时空上演,将充满戏剧张力的每一幕都推向极致,戛然而止。
一部小说,情节能够引人入胜,人物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读完还能令人陷入沉思,无论是小到个体情感,还是大到人类命运都可,即算得上一本精彩的小说,在我看来《地下铁道》都做到了。
《地下铁道》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3号:一位用户
(向往文学,但是既不专业又缺乏感知力)
这本书文学性不足
从故事的角度讲,《地下铁道》的故事引人入胜。小说第一部分讲述了主人公科拉的佐治亚州种植园生活;后面则是科拉的逃跑经历,一章对应了一个不同的州——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田纳西和印第安纳。作者讲述故事的一个特点是叠加历史的方法——将不同的时空内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叠加在这一本小说中,并用“地下铁道”这一个虚构的线索连接。科拉经历了五个州,每一个都迥乎不同,使得故事产生了奇观的性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格列弗游记》的对应(小说中也提到了这本书)。而在每一个州内部,读者又可以看到写实的人间地狱景象,这些景象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作者也克制地只是进行简单的速写,不对历史图景进行大量改动。从行文的风格来说,以科拉为线索展示各个人物的特点,兼具对于人物和社会的评判,又让我想到了雨果。
尽管故事很精彩,但是我认为《地下铁道》的文学性不足。小说中的所有角色都较为扁平。尽管作者使用了不同的视角扩展人物——偶数章节跟随科拉的视角,奇数章节跟随其他角色视角——但是所有人物的特点、目的都是单向而直接的,我认为这种某种程度上的cliche。这一点上,怀特黑德不如同样聚焦黑人议题的托妮·莫里森。
我猜想作者在写作《地下铁道》的时候进行了取舍:为了使用好真实的历史图景以及五个州的奇观性而舍弃了一定的文学特性。而艺术没有置于意识形态之上,最终使得这部作品较为直白而单一。我认为评价这部作品的争议在于是否认同作者的取舍。我猜想不少美国人认同这部小说是因为读者可以在精彩的故事中反思历史。而中国读者对于这段历史的感知较弱,对于作品的认可也就会低一点。不过我个人认为对于他国历史的反思是必要的:历史上所有悲剧产生的本质原因是所有人类共有的。
文景近些年出版的不少书装帧都很精美,《地下铁道》也是如此。有人批评说翻译糟糕,我阅读时候并没有什么障碍,可能是因为我比较习惯英语作品译作,也有可能是因为第一章是对两条时间线的交替叙述,给读者造成了一些困扰。
《地下铁道》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4号:何烨
(一个喜欢读书的姑娘)
地下铁道:从隐喻到真实
历史学家勾勒的骨架,由文学家为它填满血和肉。
贩奴贸易和蓄奴制度是美国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同时也就成为了文学书写最重要的题材之一。直到今天,有色人种和白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都是一座新闻富矿,既有新闻价值,又体现了政治正确。从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飘》到电影《为奴十二年》,为我们提供了这段悲惨历史的文学想像,那么《地下铁道》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地下铁道”是一个“隐喻”,代表了废奴主义者和逃奴共同创造的那些秘而不宣的生存奇迹。小说作者赋予了这一虚拟意象真实感,黑人少女科拉的胜利大逃亡,从南方种植园到北方自由州,在这段活着还是死去的逃亡之路上,科拉阅尽人间冷暖,蓄奴制的邪恶,司法的不公,猎奴者的残忍,小说的节奏也在情节快速切换中一波三折,才刚享受到自由的一丝温暖,被告密与猎奴者一夜之间撕碎,初尝爱情的甜蜜,转瞬间怀中抱着的却是爱人血淋淋的身体,走投无路的死亡之路,在火光电石中获得重生。白人的残忍恶毒与黑人的苦难坚韧往往是这类小说的惯常人设,然而《地下铁道》并没有将人物标签化,人性的幽微复杂让好人还是坏人的判断失去意义,有为了黑人解放以身试法的白人,有为了自己生存而出卖同胞的黑人,黑人之间的弱肉强食。善良与邪恶的回报在这个荒唐的世界也变得暧昧不清,于是我们看到了善良被捆绑丢进大火中燃烧,邪恶猖狂狞笑。小说通过将美好撕碎实现了悲剧的张力。
小说值得阅读之处,不仅仅有作者精彩的语言,奇思的叙事技巧,还将黑奴逃亡的主题扩大到了另一个层面:黑奴逃跑后怎么办。在瓦伦汀农场,废奴主义者与成功逃亡的黑人建立了一个互助合作的乌托邦,自由实现后,黑人想要更多属于自由人的人权,在积极争取政治上的话语权还是渐进性改革的讨论会上,他们遭到了白人统治者的联合绞杀。如何对抗权力的傲慢与偏见,有色人种的抗争从来就伴随着血与泪,今天的美国社会,黑人的极其团结,也有着历史的根源。
对黑人族群而言,逃亡是种族的使命,而对少女科拉而言,母亲弃她而走则是她成长过程出挥之不去的阴影,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与嫌隙,也许在宿命的逃亡中才能消解,逃亡,也是少女科拉的成人礼,沉重又充满创伤。
这是一部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没有翻译腔,语言难得朴实深情。书本不厚,封面装帧有一种牛皮纸的年代感,让阅读回归到故事本身。
《地下铁道》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5号:丸蛟子
(设计在职)
一幅单线条的白描图
看到本期介绍的时候,想起了刚刚看过的纪录片《辛普森:美国制造》,该片追本溯源,以大量种族冲突的真实事件作为背景,意图为这起令人咋舌的司法大案寻根究底。贩奴活动作为人性隐痛的范本早已被我们熟知,然而,在这个喧嚷自由与平等长达几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语境下,以肤色问题为一起司法大案作结,着实让人讶异。贩奴,废奴,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人心的污垢,社会风气,耻辱,伤痛,究竟在黑人群体,或者整个美国社会中以怎样一种姿态续存、发酵、演变,催生出如今以种族为界限,既统一又分离的奇特公共文化呢?再者,那一段屈辱如何产生,经过?
《地下铁道》中,少女科拉的逃亡之路再现了这段历史的具体场景。从佐治亚种植园的奴隶群像,到科拉逃亡之路途径城市的血腥见闻,文中充斥着残暴,掠夺,恐惧,绝望,在此历史语境下,尊严与自由的命题不再止于书页上浮泛的概念,而是如饥饱一般牵动身心的切肤之痛。初读此书,相似的情景让人联想起影片《为奴十二载》,值得玩味的是,同样作为对种族伤痕的再现,精湛的演技、与主题相匹配的暗调光影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显然更具有情绪感染力。如果说《为奴十二载》是血肉充盈的大画幅照片,那《地下铁道》对于历史的书写则更近似于单线条的白描图,总结而言:除了宣称自己是历史的受害者,处理伤痕经验的维度趋于单一。
不管逃亡的科拉还是追逃的猎奴者,其内在精神,心理特质,微妙感受的描绘缺乏小说文本应有的厚度,人物扁平,仅仅着力于摆脱奴役的单向度以及粗线条的恶,从逃亡开始到结束,科拉承受了不同形质的践踏与折磨,最终踏上自由的沃土,然而科拉的精神气质与佐治亚为奴时期并无二致。小说提供了一个生动的黑人故事(精心安排的结构,大量漂亮的比喻),若论及人性,恶的追溯与发掘,以历史为鉴与美国的当代空间对话,小说鲜有思考,这段历史在作者的笔下更像一道被切掉痛觉神经的伤口,时常流血,却无法引起整个机体的疼痛感。废奴运动纠缠几个世纪,伤痕仅止于伤痕就显得过于孩子气了。又或者,过于年轻的美国缺乏丰厚的历史积淀来承载多元纵深的反思?
《地下铁道》评分:7分(满分10分)
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地下铁道》的得分为——7.3分(满分10分)。作为刚刚获得2017年普利策大奖的非虚构文学著作,《地下铁道》中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和种族伤痛即使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也引起了读者们的共鸣。可是总体而言,评审团的各位成员们对于此书仍然褒贬相间,各有己见。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如果你也跃跃欲试,那就往下看啦,新的一期又开始招募了!也许,下一位评审员、下一位书评人,就是你哦。
第四期书目
《午夜起来听寂静》
《午夜起来听寂静》
作者: 周云蓬
版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3月
诗人、作家、歌手……周云蓬有太多的身份。
盲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民谣音乐代表、人民文学奖“年度诗歌奖”获得者……周云蓬有太多的标签。
周云蓬生于1970年,9岁时因眼疾彻底失明,15岁开始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后四处游历,以弹唱为生。
他将在到处行走中获得的对世界的感知,写成歌词,谱出旋律,相继推出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和《中国孩子》。还把写自己“游唱、知人、遇事”的经历的文章汇集出版,取名《绿皮火车》。
他说:“我到处走,写诗唱歌,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活,喜欢像水一样奔流激荡。我也不是那种爱向命运挑战的人,并不想挖空心思征服它。我和命运是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形影相吊又若即若离,命运的事情我管不了,它干它的,我干我的,不过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罢了。”
2017年3月,周云蓬的首部纯诗集《午夜起来听寂静》出版,精选收入了周云蓬1999年至2016年间的诗作。这些诗作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歌手和诗人的心灵成长轨迹,有着他对生命的真实感悟。网友说,“我爱他对命运坦胸露背迎接万箭攒心的爽朗,爱他墨镜下遮住的倔强不屈有古调的赤子之心,爱他的粗粝和朴拙,是的,我爱。”可也有人说,这本书“没什么太大感觉。”
正如人有前面,文字在人的心中也各有不同。或许只有读了,你才能知道,他是谁。
如何参与?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点击“阅读原文”,在表单中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要读《午夜起来听寂静》,或者你对这本书的作者周云蓬,对诗歌和民谣有怎样的了解和兴趣。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在当天选取5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请注意:要填好微信号或手机号,以确保书评君能联系到你!)
| 在12天内(5月8日之前)将书读完,发回500字-800字的评论或读后感。
如果你被选中为当期阅读评审员,我们还将邀你加入“阅读评审团”微信群,让你遇到更多热爱阅读、认真思考的同路人。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点击“阅读原文”哦。